所在位置:首页 > 教会牧养 > 教会被掳于阿米念(吕沛渊 著)
文章内容
<< 教会牧养  
《教会被掳于阿米念》
原著:吕沛渊牧师
10
目 录
 
前 言
一.德国路德宗的发展
二.「多特大会」之后
三.卫斯理宗阿米念主义
四、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发展
五.阿米念主义的偏离真道
六.结论
(注:亚米念,音译即阿米念、阿民念。)
 
 
前 言

   马丁路德在 1520 年所写的『教会被掳于巴比伦』,旨在说明:教会在中世纪沦陷,被掳于教皇专权的黑暗权势之下,「宗教改革」是要归回圣经,如同以色列民自被掳之地巴比伦归回。假如路德在今日看到教会的乱象(又回到中世纪的黑暗时代),则他所写的书必定改名为『教会被掳于阿米念』。

   天主教的信仰生活,自中世纪起直到今日,一直是活在「半伯拉纠派」的「神人合作,天助自助」的祸音之下。但是,「宗教改革」之后的基督教会,则不断遭受「阿米念派」思想的侵扰;阿米念派「人本思想」以不同面目在历史上出现,直到今日。

   本文的目的,乃是从教会历史学到惨痛的教训,痛定思痛,坚壁清野,亡羊补牢,归回并持守「宗教改革信仰」。由于我们里面的老我旧人,正是「人本思想」的根源与大本营,它随时会伺机而生卷土重来;所以,我们必须时刻儆醒祷告,穿上新人,治死旧人,免得入了迷惑。让我们靠主打这美好的仗(内外属灵争战),跑这当跑的路(十字架的道路),守住所信的道(宗教改革信仰),直到主来。

   吕沛渊 牧师

<<没上一页 - 下一页>>